鼯鼠是啮齿目鼯鼠科的哺乳动物,又名飞猫、飞鼠、寒号鸟。身似家猫大小。头似松鼠,头宽吻部较短,眼圆大,耳廓发达,无束色,前后脚背面均呈橙黄色,后肢长于前肢;前后肢之间生长着宽大的肉膜,爪成钩状,极锐利,尾长而粗,与体长几乎相等。鼯鼠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栖息于海拔2200—3500米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带的阳坡,于针叶乔木近顶端开洞营巢,也可在猛禽遗弃的巢中栖居。喜欢安静,大多躲在山林里生活。无论跑多远,都会回到固定的地点排便。夜行性动物。食物包括坚果、毬果、水果、树叶、树皮和嫩芽。一年怀胎一次,一胎可以生下1到4只幼仔。鼯鼠的干燥粪便一种中药,名五灵脂,通利血脉,行淤止痛,是一种很难得的灵丹妙药。人们还依据其技能仿制了一种在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有大片结实的飞膜的滑翔服,而且还发展出一项疯狂的极限运动“鼯鼠装滑翔”。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关于灰鼯鼠,它有3种亚种分化。那么它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灰飞鼠有三个亚种。那么它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呢?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样的?
灰鼯鼠
灰飞鼠又名高地飞鼠、黄耳飞鼠,是一种大型飞鼠,体重730~1200g,体长350~430mm,尾长330~345mm。眼睛为浅棕,耳后为橙色或黄褐色,背部为黄灰色,喉部为灰色,腹面为灰白色,略带土。足背褐色或深褐色,翼膜边缘褐色。鼻骨较大,略向前突出,眶上突较大,呈三角形,前端有一个不明显的切迹。尾巴扁平结实如舵,尾毛长而蓬松。
为横断山区特有,仅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区。它们的交配期是从2月到4月,雌性每窝大约会生下1到4个宝宝。灰飞鼠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皮毛厚重柔软,非常适合做装饰性的皮衣。其粪便、尿液对治疗心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等有很好的疗效。
特性
灰色的飞鼠是一只大的。其体长约35至43厘米,尾长约33至35厘米,体重约730至1200克。它的吻部、脸颊和前额是灰色的,脸颊是浅的,背部和颈部是黑色和浅的,眼睛是浅棕色的。下半身为灰色,下巴、喉咙和腹部为白色,尾巴和背部颜色相近,前足为褐色,后足为深褐色和灰褐色。
生活习惯
灰飞松鼠喜欢生活在高山针叶林中。它们在枯死的树洞或岩石洞中筑巢,巢内有苔藓、地衣、羽毛、干草等铺垫。它们一般独居或成双成对,一般晚上出去活动,早晚活动较多,白天在窝里休息。灰飞鼠是一种不冬眠的动物。它在冬天也会移动。当它受到惊吓时,它会立即溜进隐蔽的树丛中。松子、嫩叶和嫩枝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松鼠种类有哪些,不同种类分布范围不同
1、雪地松鼠:主要分布在亚欧,毛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温顺可爱可作为宠物饲养。2、红腹松鼠:又叫赤腹松鼠,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为树栖动物,有飞鼠之称。3、长吻松鼠:又叫红嘴老鼠,主要栖息在密林中,以各种坚果为食。4、岩松鼠:又叫石老鼠,我国特有品种,栖息在山地、丘陵等地,属于半树栖半地栖松鼠。
一、雪地松鼠
1、主要分布在亚欧,栖息在山地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主要以植物为食,毛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体长20-30厘米,四肢与耳毛为橘红色,尾巴长而蓬松,前肢比后肢短,个体之间毛色差异较大,且毛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3、其面容清秀,温顺可爱,可作为宠物饲养其市场价格极贵。
二、红腹松鼠
1、又叫赤腹松鼠,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栖息在热带和带森林中,食性较杂,以食各种坚果为主。
2、体长19-25厘米左右,耳朵较小且圆,颈部粗壮,尾巴较长,体背、体侧与四肢外侧为橄榄黄灰色,腹面为灰白色。
3、多栖居在密林的树上,为树栖动物,在早晨与黄昏时活动频繁,擅长跳跃攀爬,有飞鼠之称。
三、长吻松鼠
1、又叫红嘴老鼠,主要栖息在密林中,以各种坚果为食,也食树叶、嫩枝与昆虫等。
2、体长20-25厘米左右,四肢较为短小,尾巴细长,背毛为灰褐色,腹毛为灰白色。
四、岩松鼠
1、又叫石老鼠,是我国的特有品种,栖息在山地、丘陵、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等地,以野生果实或植物种子为食。
2、体长20-25厘米左右,尾巴长15厘米,耳朵较大,四肢短小,背毛为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黄灰色。
3、属于半树栖半地栖松鼠,性情机警胆大。
五、虾夷松鼠
1、主要分布在日本北海道,是一种体型较大并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松鼠。
2、体长在25厘米左右,尾巴长20厘米,毛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背毛为灰色,腹部为白色,夏季为红褐色。
有一种会飞的老鼠,叫什么鼠?
其名为鼯鼠。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飞膜可以帮助其在树中间快速地滑行,但由于其没有像鸟类可以产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树与陆地之间滑翔。
拓展资料:
鼯鼠
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是对松鼠科下的一个族的物种的统称,称为鼯鼠族(Pteromyini)。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其飞膜可以帮助其在树中间快速的滑行,但由于其没有像鸟类可以产生升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热带与温带雨林中,已发现多达43个不同种类的鼯鼠。21世纪初以来,由于大量猎杀,鼯鼠很可能灭绝。现在因容易驯化而常被人们作为通人性的小宠物。此外,鼯鼠不属于松鼠,它们是鳞尾松鼠亚目的小动物,常被部分人们搞混。
生活习性:
小鼯鼠是夜行性动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树上,白天在树洞内睡觉,到了晚上才出来找东西吃,嫩叶、种子、果实及花芽是它的最爱。
其生活习性有“六大”特点:
一是不垒窝,居住现成的岩壁石缝或洞穴中。
二是喜安静,胆小。
三是有“两怕”,既怕寒冷,又怕高温。
四是昼伏夜出觅食鸣蚪;五是定点排便。
六是滑翔。一旦遇到敌害及特殊情况,展开飞膜从上往下滑行逃走。
鼯鼠,其寿命一般为7~10年,繁殖年限7~8年左右。每年2~4月为鼯鼠的交配期,母鼯鼠在发情期发出悠扬而动听的求偶声, 公鼠听声即到,很快达成交配。
日本小鼯鼠的品种简介和图片
日本小鼯鼠是一种萌萌的小型鼠类宠物,日本小鼯鼠是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适合其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中 文 名 日本飞鼠(日本小鼯鼠)
俗名别名 日本小鼯鼠、日本小飞鼠、虾夷小飞鼠、飞天鼠、鼯鼠
英 文 名 Southern Flying Squirrel
拉丁学名 Pteromys momonga
日本小鼯鼠多栖息于高山密林中。日本小鼯鼠是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适合其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
日本小鼯鼠体重:100~150g;身长:15cm左右;尾长:12cm左右
日本小鼯鼠主要分布于日本北海道、四国和九州。
背面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四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张开后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爱。
主要在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笼内准备小鸟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觉时使用。
养驯后,可放出笼外在屋内滑翔。与松鼠同科,饲养方法照旧的方式即可。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日本小鼯鼠夏季毛呈棕灰色或紫黑色而杂有少数棕色毛,冬季淡。在滑翔的时候,其四肢展开平伸,尾直伸还略上翘,借前肢腕掌屈伸肌的协助,而控制皮膜。着落时,头向上抬起,体呈垂直状,用前足抓住树干。如坡度较大,其滑翔距离也较远。
日本小鼯鼠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在笼内要准备小鸟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觉时使用。养驯后,可放出笼外在屋内滑翔。
地方不同价格不同。大概30-50元钱一只,有的地方100一对,有的150一只,有的200一只,市场经济价格都不同的。
(一)饲料 可喂松子、榛子、瓜子、向日葵、梨、苹果等,根据季节和不同地区,尽可能提供多种饲料随它们选择。饲料可分放几个地方,以免它们争抢,干料可2~3天添1次,水果类每天供给,以当天吃完为好。水盆要随时有清水。
(二)管理 夏季炎热时,可观察动物的表现,必要时运动场顶棚临时加草席或竹席遮荫,喷洒水降温。冬季可不必采取保温措施。
(三)繁殖技术要点 在引进动物时,必须挑选体质健壮的作为繁殖用,雌雄比例可按3~4:1。把体弱的单独挑出,尤其体弱的雄性,可能会受其它雄性的攻击。在繁殖期可给些动物性食物,如熟鸡蛋、面包等,看它们是否喜欢。另外在圈内放些干净的枯叶、碎麻、细枝等,供它们垫窝或筑窝用。出生半年的幼仔,要分出单养,以免密度过大。
旱獭的抗病力强,但如果饲养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疾病。常见的有:
(1)蛔虫病。
幼獭和周岁以下的青年獭易患此病。病獭体弱消瘦,被毛杂乱无光,食欲不振,发育慢,严重时粪中可排出蛔虫体。用肠虫清半片一次口服可治疗。
(2)螨病、蚤病。
两者均为体外寄生虫所致,特别是侵害皮肤,并拌发高度痒觉,脱毛及皮肤出现结痂, 治疗时可用万分之三的除螨灵进行全身药浴,每次浸泡一分钟,一次可愈。
5、出栏。
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对种獭以青年獭出栏为宜;对皮用獭多为成年公獭及不孕及停产的母獭,取皮以立冬为佳。
第一窝的松鼠一般是4月中下旬到6月中上~第二窝是7月中到8月底。一般4月到6月这段时间较好,7月到9月一般。
眼睛大而有神,代表松鼠健康,聪明。
毛色亮而完整,代表鼠贩饲养条件好,注意松鼠的卫生。
干净无湿毛,代表松鼠没有拉肚子,健康。
鼻子略湿或干燥,代表松鼠没有感冒,健康。
头型圆润身上有肉,头圆的松鼠比较温驯。
抓在手里不会挣扎,代表和你有缘分,不怕你。
手指有力,将松鼠拿在手里,翻转手,松鼠爪子如果抓的力道大,也代表这只松鼠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