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一、 活动类:
1、 宣传工作。通过标语、橱窗、黑板报、广播、晨会等进行,具体由谢副校长、大队辅导员负责。
2、 3月12日植树节、4月第一周爱鸟周、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选择两个大型环境日开展全校性活动。具体由政教处周荣主任负责。
二、 专用场所类生物园建设由总务处和生物教师商量完成;地理园由赵芙强老师负责筹备;环境专用教室由总务处蔡定文负责筹备。
三、 环保组织类
1、 生物小组由学校团委负责人与生物教师共建;
2、 地理小组由少先队负责人与地理教师共建;
3、 环境小组由总务处蔡副主任负责。
四、 教学活动类
1、 由教务处定时间及人员;
2、 语文组要求学生 写一篇与“绿色学校”相关的作文
3、 生物、地理、物理、化学教师要求各上一节环保课,要求有课时和教案;
4、 美术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幅与“绿色学校”相关的作品。
五、 “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内容梗概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4、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5、 保护环境,需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6、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7、 《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的基本法
8、 桂林,国际旅游明珠
9、 漓江是我们 的母亲河
10、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们共同的向往1
1、 城市“四害”废水、废气、废渣、噪声1
2、 土地——我们的生命线1
3、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生物1
4、 可持续发展,全世界人民的选择1
5、 做活水文章——两江四湖工程1
6、 21世纪的主人——环保新人类1
7、 美丽的桂林是我家1
8、 节约水电,节约资源1
9、 废物回收,利国利民文由 .6dgww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我校绿色学校建设工作在上一年度师生 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创建绿色学校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基础上根据《绿色学校指南》的要求在 年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使我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内容和安排1、继续对教职员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培训①校本理论培训。采用组织专题讲座,学习讨论,播放环境教育光盘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进一步加深环境保护和绿色学校的理念。②组织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外出向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开阔眼 界,增加环境意识。③继续派出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区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方面的培训。2、继续利用课堂的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的渗透①对各学科提出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而重点学科仍然是语文、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把环境保护讲深讲透。②学校利用学生集会时宣讲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要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时也要有相关内容。3、继续利用学校广播室,各班黑板报、学生环保志愿队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比赛 方式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识,营造环境文化氛围。4、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环境管理。5、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的措施,加大校园的环境管理力度,美化净化校园,进一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回收资源。6、继续组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科研工作。7、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8、在师生中大力倡导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要求师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注意环境保护,举止文明,道德高尚。
二、 主要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1)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科室 、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语文、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作。
2、 完善环保队伍建设(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 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切实落实工作。
3、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可绿化面积达到100%。(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校园之声”定期广播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3)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
4、 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 动(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 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科组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3)发动学生,组织 “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4)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环保实践活动。
5、 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广播”开辟“绿色知识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 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等资料进行妥善管理。总之,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 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关 不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特拟订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 指导,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 奋斗目标:
(一)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 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班队会、宣传板报和黑板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有关内容和法律知识,使环保教育融 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 创建活动多样化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 “绿色学校”活动。
三、 总体要求: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如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不乱写乱画,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自觉节约资源等。
四、 主要措施:
(一) 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学校 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名单为: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成员:(政教主任)、(政教副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党办主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科学、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作。
(二) 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 同责任。
3、 积极邀请环保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来校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学校师生环保意识发展,切实落实绿色校园建设工作。
(三)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 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100株,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标准要求。
2、 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各班黑板 报定期刊出环保知识,学校小广播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 净化校园。继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厕所清洁,个人干净,班级卫生符合标准要求。
4、 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完善自然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建设。
(四) 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 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 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教研组教学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