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阜阳市
胡纯纯旅游管理1104
一调研目的
阜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形成颇具地方旅游特色的"阜阳模式"。阜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也面临很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旅游业迅速健康有序高速发展。
二调研意义
我市大体涉及到名胜古迹、遗址、古湖水文化、名人名家、民俗节庆、民间建筑、饮食文化、特产文化、出土器物、等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资源都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为更好地开发它们,有必要学习它们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进行资源的学习整合和匹配,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加科学和合理。
三调研方式与方法:
1.集体座谈,同届中有多位同专业的同学,他们同样热爱家乡,愿意一起探讨家乡的旅游资源状况。
2.实地调查,仅有的几个稍有名的景点都去过,印象深刻。
3.资料搜集,从各方面收集信息,全面了解。
四调研对象
我的家乡,阜阳市
五调查内容
1环境条件
1)自然环境调查
阜阳地理位置优越,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因为地处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周边数百里之内没有高档景,但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区,有大片湿地资源。
2)社会环境调查
阜阳人口974万(20__年),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人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因此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
阜阳市政府为长足发展旅游业,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长廊和文化园。如在建的“三角洲公园”中的文化广场建设、颍上县的“管子文化园”的筹建等,
3)市场环境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而阜阳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又大,这给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条件。在没有名山XX等自然景观的情况下,可以依靠我市内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来做旅游。
2.旅游资源状况
自春秋至北宋是阜阳历史上的繁盛时期,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赵X后,加上黄淮水患频仍,阜阳在长达千年的时期内逐渐衰落,昔日的繁华竞逐之地,物逝人非,悄悄淹没在历史长河的涛声里。这里是管、鲍、稽、甘、吕、刘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苏、曾曾在这里为官多年,留下众多称颂阜阳的
优美诗文。阜阳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颇多,文峰塔、奎星阁、颍上管鲍近闻名,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XX和八里河南XX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颍州西湖古颍州西湖,不仅凝聚了古颍州大地浓厚的乡土气息,更汲取了欧、苏等文人学士清丽的词风诗韵,诚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诗人苏任颍州知府时,痴迷于颍州西湖涟漪的风光,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传诵千古的名句,把颍州西湖的香美和闻名于世的杭州西湖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古颍州西湖的胜景以其独特的园林建筑和自然风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畅想的空间,她兴于唐、盛于宋。有会老堂、清涟阁、画舫斋、湖心亭、宜远桥等十数处建筑,并有菱荷十里,杨柳盈岸,久为游人憩游胜境。北宋皇佑元年(10__年),欧由扬州移知颖州,尤喜此湖,有诗赞曰:“菡萏香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后欧终老于此。清嘉庆后,但湖面逐渐淤塞。现颖州西湖座落在千里锦秀、渊源流长的颖洒之畔,是淮北平原一面中原明镜,璀灿夺目,令人向往。今存有会老堂并欧石刻像等遗物。
碑林是颖州西湖重要景点之一,建筑面积19958平方米,建有碑林、碑廊、百龙亭、欧苏双亭、七峰塔、书画展馆、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等大型工世石雕,形成规模庞大且具徽派风格的古朴典雅建筑群,供游人观赏,另设有宾馆、餐厅、商场、游艇等西套设施。
阜阳生态园
阜阳生态园建设风格独特以高品位,生态性,知识性,趣味性为建园原则集“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这里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将欧“愿将二十四桥月,换取西湖十顷秋”的传世佳句以描述的胜景重新展示给世人。在这里可看、可赏、可吃、可学、可玩、可乐,阜阳生态园水面110亩,土山11座,园内种植各种树木820__多棵,铺种草坪40多万平方米,建造新颖别致的大小桥梁15座,可观赏的人文景观多达150多处,走进阜阳生态园,各种景观令你耳目一新,让你在观赏中陶醉,陶醉中留连忘返,身心愉悦,兴趣倍增。生态园里的动物憨态可掬,植物园蕴含知识丰富,每年吸引众多学生,考察学习者游玩。
颍上八里河风景XX
八里河风景XX主园区位于颍上县XX的南湖XX内,包括“世界风光”、“锦绣中华”、“碧波游览区”三个部分,占地面积3600亩。
景区位于颍上县XX镇东侧,北距县城6公里,西北至阜阳60公里,是颍上县的一个天然内湖,称“南湖”,处在颍、淮两河交汇处,水面积1.8万亩。也称“南湖XX”,主要景点有世界风光、锦绣中华、水上动物园、游乐场等,占地面积3600亩,八里河风景XX不仅有风景园林,还盛产武昌鱼、桂鱼、甲鱼、银鱼、鳗鱼等三十多种水产品。它既是136种鸟类、水禽栖息地,皖北重要的珍稀渔品生产基地,也是阜阳水资源XX,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六调查结论
皖北地处中华民族发源地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不断接受来自大河流域的多种文化影响。在这悠久多元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文化遗产都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如在出土的文物上,阜阳境内出土了大量的楚钱币,有完整的印记较多的楚金币“郢爱”、“陈爱”和“金饼”等,尤其是楚的出土范围和数量之多,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还有出土的各朝代的陶器、青铜器和瓷器等。还有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如界首小王庄、韩湾、任XX;太和倪邱、灰角寺、倪王庄;临泉老邱XX、费XX、土坡、韩高XX、王庄墩,另外皖北的面食文化。作为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养成了喜吃面食的习惯,继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皖北面食文化,还有众多庙会,曲艺。
因此,我市要想打响“历史文化”这张牌,各个城市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立一些地方历史名人和科技实物的雕塑,努力创造出富于历史感的传统文化环境,让人们感受皖北的历史变迁,重新回到历史中去寻找文化脉搏。毕竟有市场影响力的拳头品牌不多,在众多旅游资源中,并没有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高品质品牌,所以文化旅游形象不突出。另外,其实大部分景点主要是围绕低湖洼地、煤矿塌陷区的改造开发,建设了一些人文景观,但随着现代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那些已经开发的所谓景区对市民的吸引力不强。有的景区由于管理不善,长期得不到维护,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严重,再加卫生状况差,导致可观赏性尚不及市内的开放式公园和休闲绿化带。所以说建立一个文明、卫生、环境雅观的城市才能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通过对我市传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可展现皖北古老文明的精髓,使这片辽阔而厚重的热土更能彰显出更多历史的、文化的深厚底蕴。这将帮助提升地方旅游的文化品位、重塑地域文化形象,对拉动区域工商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