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劳动争议处理包括三个程序:调解、仲裁和人民法院审理。在调解阶段,基层调解组织会对企业行政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如果调解无果,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解仲裁。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他们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
根据《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有三个程序:
1、调解。基层调解组织对企业行政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争议当事人申请对争议案件进行调解仲裁。
3、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不服的,可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劳动争议。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程序
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双方应尽力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争议。如果协商无果,双方可以选择申请调解或仲裁。其次,调解是一种非正式的解决争议方式,由独立的调解员协助双方达成和解。如果调解失败,双方可以选择仲裁,即将争议提交给独立的仲裁机构或仲裁员作出裁决。最后,如果仲裁裁决不被接受,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和证据作出最终的裁决。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旨在确保公正和合法的解决劳动纠纷,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法院审理。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等非正式手段,双方可尽力解决争议。如仲裁裁决不被接受,可向法院起诉。这一程序确保了公正、合法的劳动纠纷解决,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一条 【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