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如果一个人只会享受成功的欢乐和幸福, 一遇挫折就落荒而逃,这种人哪个老板敢用你?现实生活中, 有竞争就有压力, 无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还是遭受失败, 人人都要承受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欲成大事者, 因目标高远, 压力会更大。 但欲成大事, 就必须能承受这种压力, 古人说过:“古今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也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企业一把手是什么?企业家是指那些具有创新意识, 能有效组织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能把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融为一体, 能勇于承担经营风险, 并善于利用风险开拓创新, 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具有特殊素质的职业化经营管理专家。 他的工作复杂而繁重, 肩负着企业责任、 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而其历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 困难与障碍总是不可避免。
特别在竞争激烈、 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 只有披荆斩棘、 顽强拼搏, 才能求得事业的成功, 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老板, 还有我们企业中的每个人, 要有良好的承担精神, 不仅有判断力, 还要有决断力, 不仅能承担成功, 还要能承担失败。 一个优秀的企业一把手, 他不仅要承担成功, 更要能够承担失败。 在企业出现重大问题的前夕,或者是问题已经出现了的时候, 有些人能够坦然面对, 不惧怕失败,能冷静的思考要怎么面对、 怎么解决, 他可以侃侃而谈。
我在实际工作中, 有时遇到一些员工这样告诉我, 王总, 你不要听他那一套, 他都是瞎吹。 我相信有些侃侃而谈的人是在瞎吹, 但有些人不是吹的, 那是意志, 是钢铁般的意志!而有些人面对这种情况就不是坦然面对, 谈的时候他会委婉地说: 王总, 你看我在这个岗位干的时间太长了, 你给我调换个位置吧。 他这就是想逃避责任, 害怕承担责任。 我在想, 我们所有做企业的人, 作为我们一起共事的, 作为一个良好的团队, 如果遇到这样的人, 我脑子里立即想到的就是:此人不可重用!
我希望你能跟我风雨同舟, 共同面对困难, 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人享受了成功的欢乐和幸福, 一遇挫折就落荒而逃, 先把老板甩下战车了。 这种人哪个老板敢用你?害怕承担失败, 害怕承担责任, 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 这种人老板不会用的!即使他说你不要辞职、 要留在位置上继续干, 我告诉你, 那也是言不由衷的话, 那是他还没有调整好, 找到接替人后, 老板立即就叫你下台。 你不能和老板共同承担责任, 不能一起风雨同舟, 老板会用你吗?!这个道理太简单了!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这个人就不可能在团队中有很高的威望。
所以说, 如果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 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一把手。 除非勇于承担, 肯接受错误, 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创新、 突破, 就将一事无成。 我们安徽老乡史玉柱就是一个好的典型,他失败在“巨厦”上, 经过苦心历练最终还能爬起来, 现在又通过脑白金成功了。 在中国的商界中提到史玉柱, 大家都高举大拇指, 佩服他摔倒了还能爬起来。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商场上的风云人物更多的是像步鑫生、 马胜利, 从辉煌的峰尖跌下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们就是没有承受住成功与失败的历练。 有人问我企业界里谁最值得学习, 我说那就是史玉柱, 史玉柱成功后失败了, 最后又爬起来了, 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有几个失败后又爬起来的?但是史玉柱做到了。
当然, 我们要有承担精神, 不畏惧失败, 敢于承担有意义的失败,并不是赞成或容忍粗心大意的行事, 要注重失败和内省, 吃一堑就要长一智, 然后再立即进行新的调整, 从失败中爬起来继续前进。 我们不是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 就是没有被失败所击垮, 而是在总结失败的原因后继续前进。
篇二
人们常说, 面对困难, 要有勇气去努力克服, 决不退缩, 这叫知难而进, 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但我认为不全是这样, 有时知难而退,也可成功。
面对困难, 不能只有不要退缩, 还要考虑自身实力, 当你明知自己不能成功时, 你还要去面对,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只能徒劳无功罢了, 你要懂得知难而退。
要知难而退, 退而求法。 国共交战初期, 我党曾攻下对方的一座枢纽城市, 可惜的是, 尽管在毫无觉察之时, 趁机攻下这座城市, 但的援军正在驶来的途中, 党纵然可守, 但武器装备却落后对方太多, 即使守, 损失太大。 最终, 党及时做出了决定,放弃了这座城市, 退回了根据地山中, 这个决定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保存了实力。 为我党后期走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路线, 做出了铺垫,使我党在战争中取胜, 建立了新中国。 可见, 面对困难时, 不仅要有勇气, 更要考虑自身实力暂时后撤, 再思方法, 以求成功。
知难而退, 退而求新。 儿时的希特勒曾梦想成为一名美术家, 却连续几年未考上梦想的美术院校, 为此, 他不再努力, 他放弃了这个梦想。 当时正值一战期间, 他毅然参军, 由于在战场上表现出色, 获得了多枚奖章 , 后来战后他参加劳动党, 多次演讲成功后, 他成为劳动党党首, 登上德国最高的宝座, 虽然他后来挑起二战, 破坏和平,但他在为德国强大的道路上做出过贡献, 他也算成功之人, 他懂知难而退, 退而求新路, 再谋成功。
不要学中国古代的范进, 考一辈子的功名, 老头时考上举人, 还疯了。 这就是不懂知难而退, 代价付出的太大了。生活中, 面对困难, 要审时度势, 知难而退, 亦可成功。
篇三
知难而退者, 并非总是弱者。 人常说水往低处流, 那并非退缩,而是在积蓄力量。 那银川瀑布及瀑布下的深潭就是强有力的证明。知难而进者, 敢于向困难宣战。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这是一种勇气,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知难而退与知难而进并不矛盾。
自己力量弱小时, 何必做无谓的牺牲。留得青山在, 哪怕没柴烧。忍一时, 等待时机成熟, 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己力量虽不强, 面对暴风雨的打击, 咬紧牙关, 与风雨搏击。风雨过后大叫一声: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强者总是在暴风雨中证明。
项羽, 力拨山兮气盖世, 面对秦始皇巡游, 指其曰: “彼可以取而代之!”何其壮哉!巨鹿一战, 秦兵二十万。 项羽面临此难, 没有知难而退, 反而破釜沉舟, 大败秦军, 至使百二秦关终属楚。 西楚霸王威振四海。
然而, 面对四面楚歌。 垓下之围, 项羽没有知难而退。 他只知道时不利兮, 叹奈若何, 拨剑自刎于乌江。 后人评价总为其惋惜,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
项羽呀, 你只知知难而进, 怎么没想过“知难而退”呢?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又一个传奇人物, 面对敌人力量强大的长沙, 秋收难以取胜。 他选择知难而退, 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在井冈山上燃起了的星星之火。 从此中国有了坚实稳固的后方。 然而面对强大凶残的日本侵略者, 发表《论持久战》 知难而进, 八年抗战, 终于取得伟大胜利, 展示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你由此明白了什么, 我的朋友?面对困难, 不要作莽夫, 一味知难而进。 有时以退为进才是智举。
知难而退并非一定就是弱者, 知难而进也不一定都是智者。正确选择进退, 才能在困难面前作常胜将军。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