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咪驱虫建议两月龄左右开始做。首先,猫咪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一般体外驱虫每月一次,体内驱虫可根据具体情况1-3月一次。此外,给猫咪使用驱虫药需要根据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使用剂量大导致猫咪中毒。最后,给猫咪体外驱虫后建议佩戴伊丽莎白圈,防止猫咪舔舐到药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幼猫驱虫的正确方法
幼猫体内驱虫需在6周、8周、10周龄时进行,而体外驱虫则需在8周大时开始,每月一次直到断奶后两个月。驱虫时要避免疫苗前一周或后一周内进行,驱虫和疫苗需要间隔一周。不同品牌的驱虫药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驱虫后要避免给猫咪洗澡,并注意观察猫咪的粪便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猫咪多大可以做体内驱虫
猫咪45天左右就可以开始正常做体内体外驱虫了。如果猫咪没有发现有寄生虫,就可以按照正常驱虫程序,一月一次外驱,三个月一次内驱。如果已经出现了寄生虫,建议按照治疗方式,连续两次驱虫。
一、猫体内有虫症状
当猫咪体内有虫子的时候,猫咪会有一些外观的症状表现,比如说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欲正常甚至旺盛,但是吃再多的食物,体格依然显得瘦弱肌肉发育的不发达。对猫咪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所以定期驱虫很有必要。
二、体内驱虫注意事项
猫咪身体一定要处于健康状态下驱虫,驱虫前后不能给它洗澡,以免导致免疫力下降。体内驱虫多数都是药片,在选择的时候注意选择些刺激较小的,例如喵汪清宠。一般喂完驱虫药后建议禁食半天,让药效充分发挥作用。
三、注意不良反应
有些猫咪驱虫后会有应激反应,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出现拉稀、呕吐、精神不佳等现象。为了猫咪的肠胃健康,可给猫咪喂食几天喵想益生菌,帮助添加肠胃有益菌,减少不适。
猫猫多大适合开始做驱虫
宠巴巴 2016-04-11 16:05:25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
一、猫咪驱虫相关知识
1、猫儿驱虫年纪
小猫咪大约在满月后即可做头一回的驱虫动作,但这时只可驱线虫,绦虫要在两个月大后再进行。
2、驱虫间隔时间
此要视猫咪的活动范畴而定。若猫咪完全是饲养在室内的情形,则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常规驱虫;若猫咪是能到外头走动者,和外界流浪宠物接触机会较多时,尽量每一季进行一次常规驱虫。
3、驱虫与预防针
在打预防针时,兽医皆会进行整套的相关检查,如果一切正常,精神和胃口也不错,基本上驱虫会成为一项预防性的投药,那么此两种是能够一起进行的。
温馨提示:假若在粪便检查里发现猫儿已有许多虫卵时,兽医将会考虑将此两项者分头进行,应先做驱虫动作,再确定寄生虫的感染已经解决时,接着才会做预防针的注射。
4、家猫定期驱虫
即便曾有投过驱虫药,也不表示有100%的药效,而定期驱虫即是弥补此方面的缺漏。此外,就算是饲养在家的猫,还是躲不掉与外界联系的机会,总还是有太多被感染的可能性,故仍要定期动作。
温馨提示:猫咪在驱虫的过程中出现拉肚子或是呕吐的症状,家长们先不用慌张,这是因为猫咪的肠胃比较娇弱,虫药的刺激性比较强,会刺激肠胃产生不适感,所以会呕吐。可以在猫咪驱虫之后服用宠大益生源益生菌,缓解药物刺激,止吐止泻。
5、粪便检查无疑
此最常使用的采样办法,即运用测体温时沾附于温度工具上的粪便,做显微镜下的测查,因此这样的方式,无法表示最真切的情形。如果有发现虫卵时,代表100%感染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如果未发现虫卵,也不表示体内真的无任何寄生虫的感染,所以通常都会采用所谓的常规驱虫,即无论是否有寄生虫的问题,都要进行固定的驱虫计划,此对猫的健康才有多一层的防护。
6、相关感染征兆
若是感染蛔虫,会有呕吐、下痢、腹部膨大或疼痛、体重下降、咳嗽、少见的肠阻塞;若是感染钩虫,则会出现下痢、黑大便、呕吐、重量减轻或因贫血而虚弱与嗜睡。
温馨提示:如是感染绦虫,则不会有显著情况,原则上是饲主会发现绦虫的体节附着于粪便、或散落在环境里的干燥体节等。
7、吃驱虫药拉虫
若肠道中真有寄生虫的问题,在投驱虫药的几天中,皆有可能会将虫排泄出。某些虫会蠕动不停,有些已经死亡,部分会被埋藏在粪便里而没法被察觉,也有被肠道消化后而无法见到完整的样子。
温馨提示:如果寄生虫的感染数量相当多时,猫儿很有机会把虫呕吐出来,通常蛔虫感染最多见;而绦虫于一般状况中,即会一直由猫儿的口排泄出体节。
8、寄生虫传染人
猫咪若感染了蛔虫,仍有机会传染给人,只是机率不高;而某些较不常见的钩虫品种,同样也会传染给人类;倒是绦虫并不会直接传染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