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的典故来源 于淮南王刘 安的故事。 相传,西 汉淮南王刘 安与号称“ 八公”的八 位门客一起 在一座风景 秀丽的山上 炼丹,丹练 成之后,刘 安还没来得 及服用,汉 武帝就派人 来逮捕他。 “八公”劝 说刘安:“ 淮南王,你 已经得道, 赶快服丹成 仙。”于是 ,刘安与家 人服下丹药 ,成仙升天 。盛药的器 皿放在庭院 中,刘安家 的鸡犬等都 来啄食剩药 ,也都跟着 升天成了仙 。这就是“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的来历。 然而真实的 历史是,公 元前122 年刘安谋反 事泄,武帝 下诏捕逮他 ,刘安闻讯 自杀。也许 因为刘安注 重德政、百 姓感恩于他 ,便留下了 这个“得道 升天”的传 说。后来人 们用这个成 语比喻一个 人得了势, 和他有关的 人也跟着沾 光。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指的是什么
“一人得道,鸡犬”是一个成语典故。后引申为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讽刺那些依附权势而升官发财的人。
“一人得道,鸡犬”这个典故流传不同的版本, 那么这个成语典故指的究竟是谁呢?且看下文分解。
今天是阴历八月初一,是江西南昌“福主菩萨”的生日,也就是东晋赫赫有名的“许旌阳”。许逊在整吏治、修水利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故撰文以纪念他。
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法术。二十岁举孝廉,于晋太康元年(280)出任四川旌阳县令,故人称许旌阳,又称许真君。
许逊任旌阳县令时,去贪鄙,减刑罚,倡仁孝,近贤远奸,实行了许多利国济民措施。有一年,旌阳大水为患,田亩颗粒无收,许逊让大批农民到官府田里耕种,以工代税,使灾民获得解救。当时瘟疫流行,许逊便用自己学得的、药方救治,药到病除,人民感激涕零,敬如父母。那时旌阳传唱一首民谣:“人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病为。”盛赞许逊的功德。邻县民众纷纷前来归附,旌阳人户大增。许逊在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被人们亲切称为“许旌阳”。
元康元年(291)爆发八王之乱,许逊以晋室纷乱,乃弃官东归,启程时,送者蔽野。有的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
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被编成“许逊锁孽龙”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创办道院,名太极观,额曰“净明真境”,立净明道派。其宗旨为“净明忠孝”。许逊活到一百三十六岁,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合家四十二人一齐飞天成仙,世人尊奉他为“许仙”。今天南昌西山万寿宫,数百里外的香客都来这里顶礼膜拜,香火明烛通宵达旦,炉烟缥缈,钟声悠扬,好不壮观。乃至全国各地的万寿宫,今天都普天同庆纪念“许旌阳”。著名的有江苏南京万寿宫、重庆龙潭万寿宫、 湖南凤凰万寿宫、江苏苏州万寿宫、云南会泽万寿宫等。在古代,凡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
一个典故总伴有一些鲜活的事迹为基础来支撑,否则经不起历史考证,终归会被人民删去,会被人民遗忘。据记载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合家四十二人一齐飞天成仙,所以说“一人得道,鸡犬”的典故中的人是离不开许旌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