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尿蛋白,那是非常危险的,尿蛋白出现,会出现蛋白质损失。那么,尿蛋白加号+表示什么?定性检测阳性要注意什么?
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具体表示如下: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 尿蛋白>4.0g/L: ++++。g/L表示每升(L)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 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性如果出现阳性结果,应引起注意并应进一步检查或复查。持续的阳性结果特别是加号较多时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炎症、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等。出现的蛋白尿还可能是某些病理反应造成的,如:高烧、高血压、膀胱炎、尿道炎、肿瘤、骨髓瘤、输血反应等。
通过阅读上文,相信大家对尿蛋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大家应该多了解尿蛋白,有助于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