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出现和一些因素有关,尿蛋白的出现也是有一些引起因素的,那么,尿蛋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引起的呢?
患者出现尿蛋白偏高,尿蛋白偏高的原因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因为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即肾脏纤维化开始启动,肾脏出现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出现尿蛋白偏高。
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自然会降下来。所以要想真正恢复健康,治病于本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彻底治愈肾病。
总的来说,尿蛋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发热期蛋白尿:可发生在任何发热的病人,尿中有蛋白和管型,但红细胞不增多,热退后复原。
2、胶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及硬皮病等。
3、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亚急性心内膜炎等。
4、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其它:如痛风、肝硬变、牛皮癣、多发性骨髓瘤及淀粉样变性等,均可发生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