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都很注重养生,以便确保身体的健康。但是在检查时,很多人都会出现微量蛋白质。一旦尿蛋白的数值于正常值有区别,就说明患者已经被肾病缠上。那么,你是否知道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出现尿蛋白就是肾病吗?
临床上常用的尿蛋白检测方法有以下3种:
1尿蛋白定性试验:通常采用蛋白试纸法、磺基柳酸法、加热醋酸法3种方法。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但此种检查方法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致假性结果,如尿酸盐含量高时,尿呈酸性反应,蛋白试纸法结果较实际情况低,磺基柳酸法易呈假阳性;大量使用青霉素时,磺基柳酸法易呈假阳性反应;使用磺造影剂时,磺基柳酸法、加热醋酸法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当尿呈强碱性时,假性结果更多,或出现蛋白试纸法假阴性反应,或出现磺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的假阴性反应。
2尿蛋白定量测定:一般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使用的方法比较多,有些方法虽然比较准确,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但操作很复杂。
3尿蛋白电泳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尿蛋白免疫电泳等方法。该方法主要从确定尿中蛋白质的种类出发,通过区分不同尿蛋白的种类,对某些疑难病症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等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是不会有蛋白的,标准值小于0.1g/L,称为阴性。如果有蛋白,可考虑肾脏病变,但一次出现蛋白说明不了问题啊,因为人体可能会因为运动,摄入高蛋白的事物,发热感冒等产生尿蛋白的情况,所以医生会让患者一周后复查一遍尿常规,如果还是有蛋白,那就要抓紧治疗了,患者的情况只是个弱阳性,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