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痰涎与咳嗽、气喘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咳喘每多夹痰,而痰多亦每致咳喘,故将化痰、止咳、平喘合并介绍。但其中有的药物以化痰为主要功效,或虽属化痰而并不用于咳嗽气喘;有的则以止咳平喘为主要功效,或虽属止咳平喘却无化痰作用。
石胡荽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温。
【功效】袪痰止咳,通鼻窍,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百日咳。
石胡荽功能袪痰止咳,可以治疗百日咳、咳嗽痰多的病症,单用时需加冰糖或白糖,多次少量饮服。
2.用于鼻渊。
本品又能治疗鼻渊流涕、鼻塞不通,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辛夷花、苍耳子等药同用;外用配辛夷花、细辛、白芷等研末,取少量吹鼻。
3.用于疮疡肿痛,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
石胡荽治疗疮痈、跌打损伤以及蛇咬伤之症,主要采用新鲜者打烂外敷,有解毒消肿作用。
【处方用名】鹅儿不食草、石胡荽(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本品味辣,具有刺激性,内服用量不宜过大。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鼻通宁(广州中药制药厂方):鹅儿不食草、辛夷花。低鼻,治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感冒鼻塞。
临床使用化痰止咳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凡内伤外感的病症,均能引起痰多及咳嗽,治疗时应仔细分辨病因,进行适当的治疗,例如有外感的配合解表药同用,虚劳的配合补虚药同用。
2.咳嗽而咯血时,不宜用燥烈的化痰药,以免引起大量出血。
3.麻疹初期虽有咳嗽症状,本章分为清化热痰、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三节。
温化寒痰药多属温性,适用于寒痰、湿痰的症候,如咳嗽气喘、痰多稀薄,以及肢节酸痛,阴疽流注等病症。为了加强疗效,此类药物常与温散寒湿的药物同用。如属阴虚燥咳,或有吐血、咯血病史,应当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