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时常能听到有人患有败血症,可是大多数人对于败血症并不是很了解,这样很容易耽误治疗。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败血症是啥病?怎么治疗好?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
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易发生迁徙病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时称为脓毒败血症。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对于败血症的治疗,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①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在尚未获得细菌学和药敏结果的情况下,要争取时间,先凭临床经验选择用药,待结果回报后,再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
②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
③对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投予,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有迁徙性病灶者,除局部治疗外,全身用药也应酌情延长。
建议败血症的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不宜做剧烈的运动。还需要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保证日常身体所需。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