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举报假货行为?

如何举报假货行为?

来源:爱go旅游网

消费者买到假货的投诉方式及赔偿标准,以及商家是否构成犯罪。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投诉行政部门、请求调节组织、仲裁机构或提起诉讼来维护权益。赔偿标准为购买价款的三倍,不足500元按500元计算。商家卖假货可能构成犯罪,需符合侵犯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违反法律法规、个人或单位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故意非法牟利的条件。

法律分析

一、消费者买到假货怎么投诉

消费者买到假货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投诉,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要求赔偿:

1.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的时候,可以自行与商家进行协商并要求赔偿;

2.消费者可以到有关的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一般是到工商局和消协进行投诉;

3.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是依照国家法律合法的调节组织进行调节;

4.消费者与经营者谈不拢的时候,双方可以到仲裁机构对该物品进行仲裁;

5.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并要求商家赔偿。

二、消费者买到假货赔偿标准

消费者买到假货赔偿标准是购买该商品的价款的三倍,对于增加赔偿的赔偿金额不足500元,需要按照500元来计算。注意,商品或者店铺前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假一赔十”、“假一赔五”等高于三倍标准的,按照商家承诺的标准进行赔偿。

三、消费者买到假货商家是否构成犯罪

消费者买到假货商家可能会构成犯罪,商家卖假货构成犯罪需要符合下列四个条件:

1.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结语

消费者买到假货后,可通过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并要求赔偿:与商家协商、向行政部门投诉、请求调节组织调解、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提起诉讼。对于赔偿标准,一般是购买价款的三倍,不足500元按500元计算;若商家承诺更高标准如假一赔十,则按商家承诺赔偿。对于商家是否构成犯罪,需满足侵犯国家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违反法律法规、个人或单位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有故意非法牟利目的等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三条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六十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销售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具等物品。经营者难以判明购买者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