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概述

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概述

来源:爱go旅游网

劳动合同的主旨: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双方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签订前,用人单位应如实介绍情况,被招工人有权提出意见和要求,双方协商一致后填写劳动合同。合同可以由用人单位提出并征求员工意见,也可以由员工与企业代表直接协商起草。签订后,需到劳动行政机关鉴证并备案。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书相关规定:

1、主体由两方构成。一方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2、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

3、签订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应向被招员工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被招工人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填写劳动合同书,并签名盖章;

4、劳动合同一般由用人单位提出、同事需要征求应招员工的意见;也可以由被招员工与企业行政的代表直接协商,共同起草;

5、劳动合同签订后,应当到当地劳动行政机关申请鉴证,并向其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法律条款和解释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之一。它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签订与解除、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法律条款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等程序和条件,以及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工资支付、工时休假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法律还对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对法律条款的解释和适用,可以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由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同时需要向劳动行政机关进行鉴证和备案。该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法合规的劳动合同签订,可以确保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保障,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