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双方可以申请劳动纠纷仲裁来解决争议。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合同解除或终止:当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引发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纠纷仲裁。例如,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或未支付工资等。
工资和福利问题:当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加班费、奖金或其他福利待遇时,可以申请劳动纠纷仲裁。
劳动条件和保护问题:当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未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或未履行安全保护义务时,可以申请劳动纠纷仲裁。例如,劳动者因工作环境导致职业病,用人单位未承担相应责任。
劳动合同约定争议: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存在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纠纷仲裁。例如,劳动合同中对工作职责、工作时间、休假等方面的约定存在异议。
违法行为争议:当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如非法开除、性骚扰、工伤赔偿拒绝等,可以申请劳动纠纷仲裁。
在申请劳动纠纷仲裁时,劳动者应当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劳动保护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劳动纠纷仲裁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遵守仲裁裁决。如果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劳动纠纷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遇到劳动纠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劳动纠纷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