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纳税代理人或者其他纳税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未按照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或者虽然已经履行纳税义务,但其行为仍然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定,造成税收损失或者不当得利,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税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包括: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
处理税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税务机关应当对涉嫌非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包括询问有关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等;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制定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申诉、复议和诉讼权利;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可以选择接受处罚或者行使申诉、复议和诉讼权利;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对当事人的申诉、复议和诉讼进行处理。在处理税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行使权力,不能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行政处罚应当公正、公平,不能有歧视或者偏袒;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损害当事人的权益;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打击税务违法行为,保障税收秩序,不能放任不管或者轻描淡写。总之,处理税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需要依法依规,公正公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