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房屋租赁合同无效:出租人或者承租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效力待定;出租人所出租的房屋是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出租的房屋,导致合同无效;房屋租赁合同内容不合法,导致不合法内容部分无效。
一、房屋租赁需要什么资质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签订房屋租赁合同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合法与诚实信用的原则,且必须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否则房屋租赁合同无效。具体条件如下:
(1)房屋租赁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2)住房具体情况住房的具体位置。
(3)住房用途。
(4)租赁期限。
(5)房租及支付方式住房租金。
(6)住房修缮责任出租人。
(7)住房状况变更承租人应该爱护住房和各种设施。
(8)转租的约定有的承租人租房的目的并不是自住。
(9)租赁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0)违约责任。
二、哪些房屋不得出租,租了禁止出租的房屋怎么办
下列房屋不得出租: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房地产权利的;3.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4.权属有争议的;5.属于违法建筑的;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7.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8.不符合、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9.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不能出租的房子租出去了,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赔偿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
三、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有哪些
如果合同主体不适格,通常合同不会发生法律效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权处分,当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时,将影响合同效力。
2、不具备法定的资格,法律规定一些商业行为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才能进行,而普通民事主体从事这些活动将导致主体不适格。3、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律禁止一些主体从事特定交易活动,若对方恶意利用这些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企业将面临法律风险。
4、合同义务部分为第三人才能履行的。这种主体不适格更为隐蔽。这种为第三人设立义务的约定无效,会导致部分合同内容无效或者效力待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