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于铝芯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存在一套特定的口诀,有助于快速估算不同截面电缆的安全电流。
2. 口诀中,“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意味着对于2.5mm²及以下的铝芯电缆,其载流量大约是截面数的9倍。例如,2.5mm²的电缆载流量为2.5×9=22.5A。
3. 对于4mm²及以上截面的电缆,“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表明其载流量与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先乘以3.5倍,然后随着截面增大,倍数逐次减少0.5。例如,35mm²的电缆载流量为35×3.5=122.5A。
4. 对于50mm²及以上截面的电缆,载流量与截面数的倍数关系变为每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少0.5。例如,50mm²和70mm²的电缆载流量为其截面数的3倍,95mm²和120mm²的电缆则为2.5倍。
5. 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如环境温度高于标准条件,可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在高温环境下,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6. 当使用铜芯绝缘线时,其载流量通常比同规格的铝芯线略大,可以按照铝芯线加一个线号的载流量进行估算。例如,16mm²的铜线可按25mm²的铝线载流量计算。
7. 电缆载流量受多种内部因素影响,包括导线的自身属性。增大线芯面积、使用高导电材料、应用高温下性能更优的绝缘材料、降低接触电阻等措施都能增加电缆的载流量。
8. 线芯面积与电缆载流量成正比,铜线的标准安全载流量为5~8A/mm²,而铝线为3~5A/mm²。
9. 采用高导电材料,如铜线替代铝线,可以在同等规格下提升约30%的载流量。在特定场合,甚至会使用银线。
10. 使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也可以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尽管绝缘材料的耐温性能可能超过100℃,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敷设条件和安全性考虑,设定一个较低的允许使用温度,且不同国家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