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虎,作为五毒之一,常被人们与蛇、蝎、蟾蜍和蜈蚣相提并论。它也被称作四脚蛇或巴壁蜥,是一种能够贴壁爬行的蜥蜴。壁虎利用其脚趾的强大粘附力,在墙壁和屋顶间自如移动,并在遭遇威胁时通过自断尾巴来逃脱。那么,壁虎是否真的有毒?老人们常说被壁虎咬伤是无法治愈的,这种说法有何依据?
传统观念中,壁虎被认为具有毒性,尤其是其尿液。据说,如果人类或家畜摄入了被壁虎尿污染的食物,可能会中毒,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这种观念部分源于壁虎体液中确实存在的一些毒素,尤其是其尿液。然而,这些毒素的毒性很弱,仅属于微毒。如果不慎接触壁虎尿,人们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或出疹等症状;若误食壁虎尿,可能会感到食道和咽喉有轻微的痛感或异物感。
值得注意的是,壁虎通常在墙角或植物遮蔽处排尿,而不是在人类活动区域,因此中毒事件极为罕见。如果不慎摄入壁虎尿,可以通过催吐的方法将其排出。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至于壁虎咬人,实际上壁虎并没有牙齿,所以它们无法咬人。壁虎主要以捕食蚊子、苍蝇等小昆虫为生,使用舌头卷食,而非牙齿咬合。因此,壁虎被归类为益虫,在它们活动的区域,通常不会出现过多的有害昆虫,对人类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