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帖式的繁体是:筆帖式。
笔帖式的拼音是:bǐ tiē。注音是:ㄅ一ˇㄊ一ㄝㄕˋ。结构是:笔(上下结构)帖(左右结构)式(半包围结构)。
笔帖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笔帖式详细内容】
官名。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笔帖式[bǐtiēshì]⒈官名。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
二、网络解释
笔帖式又作“笔帖黑”。为满语“ᠪᡳᡨ᠌ᡥᡝᠰᡳ”(转写:bithesi)一词的音译,指清代官府中低级文书、执掌部院衙门的文书档案的,主要职责是抄写、翻译满汉文。
三、网友释义
又作“笔帖黑”。中文词。指清代官府中低级文书、执掌部院衙门的文书档案的,主要职责是抄写、翻译满汉文。
四、国语辞典
职官名。译自满洲语。其初为文职的赐名。康熙时,各部院衙门皆置笔帖式,有繙译、缮本、贴写等名目,掌翻译满汉章奏文籍等事。有七品、八品、九品之分。笔帖式[bǐtiěshì]⒈职官名。译自满洲语。其初为文职的赐名。康熙时,各部院衙门皆置笔帖式,有繙译、缮本、贴写等名目,掌翻译满汉章奏文籍等事。有七品、八品、九品之分。
五、关于笔帖式的成语
六、关于笔帖式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