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气的汉语大词典是:(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陈鼓应今注:“噫气,吐气出声。”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清金农《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2).指风。清唐孙华《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清赵翼《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扼。”(3).嗳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注:“噫气不除,胃气逆也。”。
噫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噫气详细内容】
1.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2.噫气乃口反食气之病。。噫气[yīqì]⒈气壅塞而得通。吐气。⒉指风。⒊嗳气。
二、网络解释
噫气噫气乃口反食气之病。又名嗳气,为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而由口排出之气体。是脾胃疾病之一。《灵枢。口问篇》曰;“寒气客于胃,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谓噫”。
三、国语辞典
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噫气[yīqì]⒈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引《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四、辞典修订版
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五、关于噫气的成语
六、关于噫气的诗词
<<《云门·造化嘘噫气》>> <<《赋风·噫气含朝籁》>> <<《松风度曲·大夫噫气撼青冥》>> <<《苦热·大块沉沉莫噫气》>>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