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的解释是:洋务派yángwùpài。(1)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主张依靠外国授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保持封建统治。被称为洋务派。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乃失势。洋务派[yángwùpài]⒈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主张依靠外国授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保持封建统治。被称为洋务派。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乃失势。英advocatesofthewesternizationmovement(ofthelateQingDynasty)。
洋务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洋务派详细内容】
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
二、网络解释
洋务派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
三、汉语大词典
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一派政治势力。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标榜,主张靠外国援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封建统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派逐渐解体。
四、关于洋务派的成语
五、关于洋务派的词语
六、关于洋务派的造句
1、在郑观应和洋务派关系上,指出他们既存在合作共事,也存在观点上鲜明的冲突。
2、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个中翘楚,大力倡导“中体西用”说。
3、清政府和洋务派对教育改革缺乏整体观念和全盘规划,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提高当前留学教育的法制化水平,并加强对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对待当前的少年学生留学问题。
4、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极多,领域很广,包括轮船航运,开采煤矿和采掘、冶炼其他金属矿藏,电报,纺织业。
5、而本文所将要讲述的清流派却是完全区别于“洋务派”。
6、李鸿藻是清流派的领袖,经常和洋务派的恭亲王唱对台戏,恭亲王反对的,李鸿藻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