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士的拼音是:bā shì。
八士的注音是:ㄅㄚㄕˋ。结构是:八(独体结构)士(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基础解释是: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引证解释是:⒈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引《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7、网络解释是:八士八士是汉语词汇,出自《论语.微子》,解释为八个有才能的人。8、汉语大词典是: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炳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9、其他释义是:1.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八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八士详细内容】
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二、基础解释
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
三、综合释义
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八士[bāshì]《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四、汉语大词典
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炳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五、关于八士的造句
1、在所有的团体当中,如来的僧团最为殊胜。它拥有四双八士的佛陀弟子。
2、近身旁,长长的八士港蜿蜒南行。岸脚的茭白草或坐或卧,或潜入水中,枯黄的叶脉清晰可见。(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六、关于八士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