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的国语辞典是:交换小孩煮食充饥。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形容天灾人祸时,极饥饿的惨况。《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如何?』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易子而食[yìzǐérshí]⒈交换小孩煮食充饥。语出形容天灾人祸时,极饥饿的惨况。引《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如何?』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成语解释易子而食。
易子而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易子而食详细内容】
交换小孩煮食充饥。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等触目惊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二、汉语大词典
交换子女以煮食充饥,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象。《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魏书·程骏传》:“饥寒切身,易子而食。静言思之,实怀叹息。”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状》:“往者,西北四省,岁遭大康,易子而食。”亦省作“易子食”。唐杜甫《别唐十五戒》诗:“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三、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四、其他释义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五、关于易子而食的词语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易子而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 人而无义唯食而已
六、关于易子而食的造句
1、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2、此时此刻,人吃人的现象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悲惨事件产生了,手握武器的尚且以蒲螺充饥,以人脯和桑椹为粮,甚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3、更有时饿得实在不能忍受了,就想在自己的胳膀上咬下一块肉来吞下去,这时我才相信古时"易子而食"和现在有些地方把死人的肉煮来当饭吃的惨事是真的。
4、中国古代每逢天灾人祸,粮食匮乏,就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惨景;今天,我看到书中“易子而教”,一喜一忧,两重。
5、人吃人,易子而食之类惨不忍睹的现象出现了,刀剑在手的以人脯为粮,以蒲螺或桑椹之类充饥的现象出现了。
6、目前,邯郸城已经到了析骨而炊、易子而食的危急关头,但您的后宫中却有成百的美人依然穿着绫罗绸缎,享用着美味佳肴。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