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的网络解释是:对问1.互相问答交谈。《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笃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唐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历王公丐贷饰车马。”。
对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对问详细内容】
1.互相问答交谈。2.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4.指受审问。
二、基础解释
互相问答交谈。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指受审问。
三、引证解释
⒈互相问答交谈。引《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唐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歷王公丐贷饰车马。”⒉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范文澜注引纪昀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宋玉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萧统所题。”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荆楚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⒊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引北周庾信《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丁鸿。”唐沉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⒋指受审问。引《朱子语类》卷一二三:“周勃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宋江的压衣刀,必须去拿宋江来对问。”
四、汉语大词典
(1).互相问答交谈。《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笃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唐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历王公丐贷饰车马。”(2).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范文澜注引纪昀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宋玉此文,载于《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萧统所题。”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说之风而恢宏,因荆楚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于后代者也。”(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北周庾信《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于丁鸿。”唐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4).指受审问。《朱子语类》卷一二三:“周勃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宋江的压衣刀,必须去拿宋江来对问。”
五、关于对问的成语
问寒问暖 问长问短 问寒问热 心问口,口问心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唱对台戏
六、关于对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