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预防措施?
经常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尽量避免宝宝受到这些诱因的侵袭。
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交叉感染,成人患者应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缺乏,必要时可给予免疫调节剂或补充微量元素。
患有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宝宝大多先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随后宝宝便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咳嗽。婴幼儿因不会咳痰,所以多经咽部咽下。
宝宝患病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症状轻的宝宝一般无发热或只是低热,严重者会发高热达38~39℃。肺部可闻痰鸣音和中湿罗音。这些症状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和食欲,甚至有的宝宝可能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有些婴幼儿以反复喘息为主要表现,肺部可闻及喘鸣音,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常与病毒感染和过敏体质有关,部分日后成为哮喘,应引起家长注意。
宝宝患病了,爸爸妈妈可以做什么?
爸爸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免因耽误诊疗而使病情恶化。此外,正确得当的家庭护理对于宝宝病情的恢复,也是十分必要的。
注意保暖: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宝宝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从而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
多喂水:宝宝患有小儿支气管炎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导致水分流失增多,如果还伴有喘息,那么经呼吸道也会丢失一些水分。所以,家长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这有助于退热、湿化气道和排痰。
饮食: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会影响宝宝的胃肠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因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且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